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115、未来十年,所有俄国作家都无法绕开的一篇评论
“多余人”,这一文学形象在俄国经典文学当中可谓是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假如先从比较单一的视角进行分析的话,那么多余人形象之所以在俄国文学中占有重要地位,是因为贵族革命家脱离人民的问题,曾经是俄国革命运动的笔调过于客观,这或许不是什么坏事,但如果你能更加鲜明地表达出自己的看法,自己亲自去跟读者对话,这篇文章或许会更加具有感染力,同时也能大大加强这篇文章的情感力度。
再就是”
听着这些话的米哈伊尔:“”
老别啊老别,真按你说的来,这文章能过得了审核吗?
或者说,审查官敢让他过吗?
我看悬
对于别林斯基的意见,米哈伊尔当然也是该吸纳的都吸纳一下,实在不好吸纳的,就也只能用自己的方式了。
换句话说,米哈伊尔其实用了点春秋笔法,看似他好像非常客观,实则话里话外都已经传达出了某种倾向。
对此米哈伊尔只能说这就是老祖宗的智慧
修修改改之后,这篇文章当然也是放到最新一期的《现代人》当中去,而随着时间的推移,最新一期的《现代人》即将发售,而米哈伊尔,也即将重新开始他的大学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