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夜陵站在雷达站断电后的控制台前,匕首还插在主电源接口上,像一柄钉入敌人心脏的利刃。
雨水顺着她湿透的发丝滑落,滴在焦黑的电路板上,发出细微的“滋”声,如同毒蛇吐信。
空气中弥漫着烧焦的绝缘材料气味,刺鼻得几乎令人窒息。
可她呼吸平稳,眼神冷得像西伯利亚冻土下的刀锋。
没有时间哀悼,没有余地犹豫——她知道,白砚的棋局才刚刚开始。
她迅速摘下战术手套,指尖划过裸露的线路,动作快得几乎带出残影。
这具身体虽是凡胎,但每一根神经都刻着“幽瞳”时代的战斗本能。
她从战术腰包取出一枚指甲盖大小的便携式存储设备,轻轻接入残余电流回路。
设备蓝光一闪,系统界面在她视野中骤然展开:
【逆向溯源激活——信号回溯路径已捕获】
【最后跳转点:北港地铁三号线调度备份终端】
她眯起眼。
地铁调度?民用系统?
荒谬。
“幽瞳”是军方最高机密级人工智能协议,哪怕一个字节的代码都不可能流入公共网络。
可这信号不仅跳转到了民用终端,还带着“灰域”的残影——那是一种只有她和极少数实验体才接触过的神经链接技术。
沈野的声音从耳麦里传来,冷静得近乎机械:“你切断得太急了,‘灰域’只留下了06秒的数据残影,但……它在模仿‘幽瞳’的”
呼吸节奏。
夜陵瞳孔一缩。
不是程序运行频率,不是数据流速率,而是“呼吸节奏”——这是她当年为“幽瞳”编写底层逻辑时的私密设定。
每一段核心代码都有独特的脉冲规律,像心跳,像呼吸,像某种活着的东西在低语。
它在模仿她。
不,是模仿“幽瞳”的意识残留。
她没回答沈野,只是默默翻出背包里的信号干扰器,手指在频段旋钮上快速拨动,手动调至“幽瞳”旧频段——那是早已被军方封存的废弃频道,理论上不会再有任何响应。
可干扰器突然轻微震颤。
像是被什么无形之物轻轻叩击。
她眼神骤冷。
果然,附近还有被动应答装置。
她立刻俯身检查雷达天线基座,指尖在锈蚀的金属夹层中反复摸索。
三秒后,她在一道隐蔽缝隙里抠出一枚米粒大小的纳米接收器,表面刻着y系列实验体编号:“y07”。
她的指尖一顿。
y系列……是“幽瞳”计划失败后的替代品,用活体大脑模拟ai神经网络的禁忌实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