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那场风波,像弄堂地上的一滩污水,在大阳出来和人们的踩踏下,似乎很快就干了,消失了痕迹。日子依旧按部就班地流淌。
王阿姨见到我们,会下意识地别开目光,或者加快脚步,很少再像以前那样没事找事地搭话。她儿子小勇依旧我行我素,似乎并没从那顿打骂中吸取多少教训,只是看我的眼神里偶尔会闪过一丝别扭和心虚。
邻居们似乎也集体失忆了,不再提起那天的事情,见面依旧打招呼,聊天气,聊菜价,仿佛那场差点毁掉一个孩子清白的闹剧从未发生。
但有些东西,确实永远地改变了。
我依然每天会得到妈妈给的一元硬币。我依然会把它攒起来。但我不再把陶罐放在灶披间的碗橱里。我把它藏在了床底下最深的角落,上面还盖了许多杂物。每次放钱进去时,我都像做贼一样,心跳加速,竖起耳朵听着门口的动静,生怕那可怕的指责声再次响起。
我对灶披间产生了一种莫名的恐惧和抗拒。每次进去拿东西或者热饭,我都会觉得背后有目光在盯着我,浑身不自在,只想尽快逃离。那个曾经充满烟火气和邻里笑语的空间,在我眼中蒙上了一层灰暗的阴影。
我更沉默了。不再是那个会因为一颗糖、一张漂亮糖纸就雀跃半天的小女孩。我学会了观察大人的脸色,学会了把心事藏得更深。那种被当众撕扯、被毫无尊严地审视的感觉,像一道无形的疤痕,刻在了我最敏感脆弱的年纪。
妈妈似乎也变了。她变得更加警惕,对周围的人和事多了几分疏离和审视。她依然勤劳善良,但笑容里少了些东西,多了些被生活磨砺出的坚硬。我知道,那次事件也深深伤害了她,她只是选择把更多的压力扛在自己肩上,用更坚强的方式保护我。
我的攒钱计划还在继续,只是速度慢了些,因为偶尔,我还是会无法抵抗零食的诱惑,会花掉那一元钱,然后陷入短暂的自责。但最终,在经历了比原先计划更长的时间后,我还是攒够了二十八元钱。
我攥着那一小卷被手帕包得紧紧的、沉甸甸的硬币,和妈妈一起去了那家商店。当我终于从玻璃柜里接过那个穿着粉纱裙、眼睛会眨的洋娃娃时,预想中的狂喜并没有出现。
娃娃很漂亮,金黄的头发,蓝色的玻璃眼珠,柔软的纱裙。我抱着她,心里却有一种奇怪的平静,甚至是一丝茫然。这个用无数个“当啷”声和一次巨大的委屈换来的梦想,握在手里,似乎并没有想象中那么温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