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形画及观察与思维

由于变形画是由一个形象变成另一个新的形象,所以在画变形画时,必须对两种形象进行观察、分析、比较,因而便自然地引起了观察和思维活动。这是变形画有别与一般绘画练习的独特作用。例如:在一般绘画练习中,画一只小狗只观察一只小狗就可以了。但在变形画中画一只小狗却不只是一只小狗,它还要变成狮子或别的什么动物。这样就自然引起对小狗和狮子或别的什么动物的观察与思维活动。 引导用眼去观察
变形画可以促使眼睛进行观察。教师可以通过各种方式充分发挥变形画的这一作用:

通过变形画表演吸引学生注意观察,明确观察目的。观察首先要有明确的目的,这样才能得到确切的观察结果。一般的绘画练习观察的目的是为了画好描绘的对象。这目的似乎是明确的,但对儿童来讲却又是笼统的,以至是模糊不清的。而在变形画练习中观察的目的则是非常清晰的,要看清楚是什么图形怎样变成了另一个图形。引起学生观察目的的最好方式是变形画表演,这样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引导他们进行观察。这时,学生观察的主要兴趣集中在变化的内容上。因而要因势利导,让学生指出变化的内容及具体形态特征。例如:“狗变狮”这一变形画中,由狗的大长耳朵变成狮子的小园耳朵,由狗的小鼻子变成狮子的大宽鼻子等等。只是指出变化的内容是不够的,还必须指出变化前后的形态特点和具体形状,甚至细微变化。前者只是看出了哪儿有了变化,是粗浅的认识,后者则是知道了怎样变化,是具体深入的认识。后者是观察的关键。

通过变形过程图引导观察顺序,培养全面观察的习惯。良好的观察要全面细微。要全面观察就要有一个观察顺序,而变形过程图恰好提供了一个观察顺序。所以,可以通过变形过程图培养学生按顺序全面进行观察的习惯。简单的变形画变形过程图可由两至三图组成,复杂些的变形画变形过程图可由四至五图组成。为训练学生按顺序观察的变形过程图可较一般变形过程图多一两个步骤。

通过变形画设计练习,启发学生积极观察思索。为了捕捉变形画素材可多方进行观察。在实际生活中观察,通过影视片间接地观察,通过图书、画刊等间接观察。从中寻找可以做为变形画素材的形象。观察的同时,要用脑思考,对所见到的形象要进行分析比较,并且要进行抽象概括的加工整理,才能使变形画的素材成为变形画的完形。

“没有盖和锅耳子的锅”

变形画在某种意义上说是对图形的分析和综合。在加笔变形中这一点体现得更清楚。例如:“盆变锅”这一变形画要先画一个平面形的盆作原形,再加上盖和锅耳子就变成了锅。这一变形画可以看成是对锅的分析和综合。因为一开始画的盆即是锅的一部分,或者说是没有盖和锅耳子的锅。然后再考虑锅盖和锅耳子,这样就把锅分成了锅身、锅盖、锅耳子三部分,对锅进行了分析。当把这三部分适当地组合起来成了完整的锅,这就是对锅的综合。要充分利用变形画的这个特点,培养学生的分析与综合能力,特别是分析的条理性和综合时各部分间结合的恰当性。

“有嘴就是茶壶”

画变形画是在两种形象的比较中作画,因而变形画在培养儿童比较能力方面有着一般绘画练习所难以达到的作用。首先,通过变形画的原形和新形的比较能够准确地抓住形象特征。例如,“水杯变茶壶”这一变形画的表演过程中可以这样启发学生发现物体主要特征:

先画一梯形水杯作为原形,再在水杯上口加上盖。问“这是什么?”正确的回答是“带盖的水杯”接着再给水杯添个把。问“这是什么?”正确回答是“带盖有把的水杯。进而在水杯把手的相对方向加上一壶嘴。问“这是什么?”他们会异口同声地回答“茶壶!”以后再去掉把手。问“这是什么?”正确回答是“没把手的茶壶。”之后再去掉盖。问“这是什么?”正确回答是“没把没盖的茶壶”最后再去掉壶嘴。问“这是什么?”正确回答是“水杯”在这个提问过程中可以发现水杯加盖加把仍是水杯,但只要加上壶嘴就变成了茶壶。尽管没把没盖只要有嘴就是茶壶,至于盖可能是坏了或是丢了,把手是打掉了还是忘了按都无所谓,只要有嘴就是茶壶。那么壶嘴就成了区别茶壶与水杯的主要特征。由此,让学生明白了形象属性的改变是取决于形象的主要特征的改变。

其次,一些变形画可以训练学生发现形象间的遥远相似点的能力。这正是比较能力深刻程度的标志。这种能力在许多创造活动中都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例如,达尔文在环球考查中发掘出一种剑齿兽化石。当今世界上没有一种动物与它相似,于是便将它身体的各个部分分别与当今世界上的动物比较,这样描述道:它的身体像大象那么大,牙齿却小得象老鼠,而眼睛、耳朵和鼻孔又象水中的海牛。“为什么现在的几种动物的特点集中在古代一种动物身上?”达尔文想,是否现在的动物是由古代的某种动物进化而来的。从发现遥远相似这点出发经大量的考查研究,后来确立了“进化论”学说。变形画的练习,特别是变形画设计练习,有助于培养发现遥远相似点的能力。例如,蛇与鸭的形态相差甚远,几乎除了眼睛之外再也难找到形态的相似之处。但是如果善于发现蛇蠕动形态与鸭的动态的遥远相似点便仍可以设计出“蛇变鸭”的变形画来。又如,小鸟和熊猫形态相差甚远,但是,如果巧妙地利用小鸟的某种动态与熊猫形态的遥远相似,便仍可以设计出“小鸟变熊猫”这一变形画来。

再其次,有些变形画还可以培养学生发现微小不同点的能力。这种能力也是许多创造活动所需要的。例如,达尔文在环球考查中通过观察两个地区的同一种地雀在嘴巴大小等方面的微小差别,经研究,得出由于地理环境的改变引起了鸟的形态的改变的科学结论。有些变形画可以把两个形象间的微小不同点作为变形内容。例如,“熊变熊猫”的头部侧面变形,除了熊猫比熊多了黑眼圈外还可以比较一下它们的嘴,细心观察才会看出熊的鼻与口的夹角更尖些,嘴更长一些。又如:猫与虎极为相似,设计“猫变虎”这一变形画时,学生主要注意到虎头上的“王”字和身上的花纹。如果通过启发诱导学生可以发现,虎的嘴巴比猫的嘴巴长且阔,鼻子也比猫宽大。而这些也可以纳入变形的内容。

不是蛋园形近似蛋园形

变形画的练习可以培养学生的对形象的抽象概括能力,特别是在变形画设计练习中更需要抽象概括能力。可以通过变形画设计练习培养学生的这种能力。例如,让学生观察小鸡雏与小鸟的图片,他们首先会发现小鸡头和身形都是园乎乎的,而小鸟的头和身形都不如小鸡雏那样园。要找到小鸡雏与小鸟头和身形上的共同点就要进行抽象概括。概括几乎是儿童天生具有的能力。例如:儿童画一棵大树时,没有办法画一片片树叶,而是画个大园圈代表所有的树叶,即树冠。应把这种概括上升为表现形象特征的概括。用蛋园形画小鸡雏的头和身形就是表现形象特征的概括。之后再用三角形画出嘴形,再用园形画出眼睛,再用直线画出脚,就是一只形象的小鸡雏了。然后,画出小鸟的特点,加上长尾,画出细长翅膀,这样小鸡便变成小鸟。以上画出小鸡与小鸟的共同形的过程也是抽象概括的思维过程。抽象概括又离不开观察分析和比较,变形画的制作又需要综合性地具体地描绘。

从上面的事例可以看到一个变形画的制作要经过从观察开始,再通过分析和比较,抽象和概括,然后再综合性的具体化的描绘的一个严密的观察和思维过程。教师在教学中要注意在每个环节上如何发挥变形画能训练学生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的作用,就能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